一,今天看了一部《1942》电影,让我好久心里难平,作为河南人卖女换粮大家怎么看这部电影?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一部以虚构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真实历史关系不大。
早在刘震云创作小说时,他的一些恶意的历史常识错误,已经被军史方面的专家甚至普通网友批评烂了。
但有用吗?
作为黑国军和国民政府的小说,仍然堂而皇之的拍成电影。
这里说明几个要点:
第一,河南大饥荒绝非国统区出现,而是三家控制区普遍出现
电影中,只有国统区的人民被饥荒折磨的抛弃妻女。
实际上,饥荒不可能选择阵营。
在日军和八路军控制区,仍然出现了大规模的饥荒。
具体不方便多说,但日军和八路军控制区都出现大量饥民,饿死的不再少数。
八路军报告说“灾民生活吃糠稻子棉籽都算又爆发....尽想死的办法,全家睡到炕上不起,等饿死在炕上,自己烧死,有人挖坑等着死....”
第二,日军从没有在刘震云老家延津放过粮食,救济过灾民
事实上,刘震云老家在抗战初期就被日军占领,随后始终是日占区。
日军发现出现饥荒以后,就让老百姓单纯的饿死,或者让灾民逃往到国军控制区。
没有日军大规模放粮赈灾的记录,刘震云是在胡说。
第三,国民政府救灾还是比较积极的
开始确实没有估计到灾难的规模如此之大,因为河南本来属于灾难多发区,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地方性灾荒。
没想到,1942年饥荒经验如此严重。
电影中,国军横征暴敛,把老百姓当做猪狗。是河南省主席李培基不顾一切,向中央慷慨陈词,才挽救了灾民。
实际上,恰恰相反,真正拯救灾民的是第一战区战区司令蒋鼎文。
他在1942年秋西安军事会议上,对蒋介石再次面陈河南灾情严峻。蒋介石随后决定在1942年征收军粮由500万石陡减至250万石,并且开始运输救命粮食和专款赈灾。
相反,李培基对于河南饥荒估计不足,开始没有及时将灾情上报,才是造成饥荒初期严重后果的关键人物。
仅仅1942年,各种救灾款就有2亿元,占国民政府当年财政支出的3.8%。仅仅从陕皖鄂购进的平粜粮就高达,2405万斤,全部拨交于河南,配销各县。
可以说,国民政府也是用尽力量了。
毕竟当时还在打仗,连军队的口粮都无法保证,官兵都是饥一顿饱一顿打仗。
这种情况下,放弃军事第一,优先将钱用于赈灾,也是不顾一切了。
第四,河南驻军尽力救援了灾民
电影中,国军士兵基本比日本鬼子还狠,堪称无恶不作,逼得灾民走上绝路。
实际上,早在蒋介石下令赈灾之前,汤恩伯在豫中的部队已经开始主动放粮赈灾,从自己紧巴巴的军粮中省出来救命。
稍后,河南省各部队,团体都在搞“一把米”运动,每人每日节约一小匙米,救济灾民,驻扎河南军队则“节食救灾”,三月为期,从当年12月开始节食,部队共省出300万斤小麦用于赈灾。
第五,饥荒的背景是战争
其实,当时即便没有饥荒,河南这个地方也是会陷入饥荒中。
因为饥荒就是抗战的普遍现象,包括军队也是如此。
1941年,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才22岁,是1名稍微排长。他没有布鞋可穿,没有袜子,只能光脚穿草鞋,吃的是如石块一样的玉米,和水吞下去,只能吃个半饱。因为剧烈的通货膨胀,军政部的军服款项常常无法买齐全师所需的衣服,所以黄仁宇所在第14师的师长,不得不让军需官偷渡去越南,买来白布染色制成军服。而据军政部部长何应钦说,军中一套棉军服要分给三个人穿。
第六,报道的白修德等人有明显政治意图
白修德的美国老板曾经说过:我解雇白修德只有一个原因,他是共产党。
这方面很敏感,也不多说,大家自己领悟。
白修德是是看到新闻界报道,如《大公报》在1942年9月和12月的河南灾荒报道,才在1943年2月奔赴灾区进行报道的。
然而,他的报道和普通报道有很大不同,对国民政府严厉攻击。
我们现在知道,他有很多照片是摆拍,也就是捏造的。
比如这张啃树皮的照片。稍有智商的人都知道。就算吃树皮不能直接抱着树啃,起码也要把树皮从树上剥离下来。
更重要的是,当时全河南省并没有一个城市的行道树有镂空护栏的,这应该是在较为发达的上海,是白修德雇用中国人进行拍摄的。
萨沙还能说什么呢?
我什么也说不出,出门陪女儿看动画电影去了,不生这个闲气。
电影《1942》里河南人卖女换粮的剧情一点也不夸张,在那个天灾人祸不断的年代里,穷苦老百姓衣不敝体,食不果腹再正常不过,别说有人拿出粮食换女儿,就是没粮,只要有一条生路白送都愿意。
小时候奶奶老给我们兄弟姐妹讲(民国)十八年甘肃闹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老百姓吃树皮草籽,连猫狗老鼠都不放过,既使是有点存粮的地主,也被"吃大户″吃得自身难保。把女儿送出击做童养媳是很多人拿来救命的办法。那时的人最奢侈的想法是能吃一顿饱饭。奶奶和她的同辈人们唠嗑会说,某家女儿三碗炒面就被领走了;
谁家领个童养媳,给娘家人一升秕麦子;又有谁家的连领养的人是哪的都不知道,只要人家愿意要就给领走了,至于死活就看她造化,不饿死在娘老子跟前就行。奶奶那辈对粮食的珍惜是现在年轻人想象不到的,吃完饭舔碗;洗锅前要把锅里沾的饭渣汤水捡得干干净净;吃洋芋不剥皮,掉地上的饭粒一定捡起来喂嘴里,地里长得萝卜白菜之类的,能晒干的晒干存,不能晒的腌成咸菜酸菜,下剩的喂猪喂鸡。我们村有一个老太太就是十八年挨饿被换了粮食的,几经倒手,六七岁到婆家,至死不知自己娘家哪里人姓什么。就是我们七十年代的人,小时候心里念里想着吃,榆钱子捋下来就能送嘴里,野地里长的花呀草的,只要是能下肚的都不会放弃。
现在八九十岁的老人们全都是饿着肚子长大的,他们对吃的不要求好,能饱就行,挨饿的记忆是他们终身的恶梦。我们这辈人也大都不会浪费食粮。
今天的中国繁荣富强,"饥荒″已是要费力解释的名词,但愿这个词永远只是个传说。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看了这部《1942》,之前一直喜欢看外国大片,不太喜欢看国产电影。也许是自己是理科生出身,对历史了解的太少,历史知识极度匮乏,对中国的历史了解太少,以至于看完了这部描述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电影,内心无比的自责和震惊。后来也慢慢喜欢了国产电影,尤其是战争片,比如《集结号》。能让我这个生活在现代的年轻人重温一下我们目前的和平生活是怎么来的,我们国家以前是经历了多少风雨才迎来了今天的安康。
《1942》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历史题材电影,给人很多的思考。老东家等人避难,逃荒,流亡的过程;国民政府在灾前灾后的转变与表现等等,无不体现出1942年我国的社会状况。张国立饰演的地主老东家,开始给人的印象是自私自利的封建地主形象,随着剧情的不断向前发展,儿子在家被灾民强盗杀害、儿媳妇抱着孩子饿死、老伴儿悄无声息地离世、最后的希望——自己出生不久的孙子被自己闷死,地主在身体上被饥饿摧残的同时,还受到了心灵上的双重打击,让他一次又一次地由希望陷入到绝望,最后发出无奈的感叹:“死了好啊,早死早解脱”。灾难不仅让地主放下了自己的身段,自己也变成悲惨的灾民,对比自己以前的不可一世,在灾难面前自己也显得那么无能为力,这样的情节与形象,让我们有点接受老东家这个角色了,并对他的遭遇产生了些许同情。
在影片中,蒋介石以及国民政府的官员,似乎从来没有把救灾作为当时的第一要务,而是更多的演绎了战争局势如何严峻。在死了三百万的同胞,蒋介石在中国舆论和国际声誉的压力下,才决定救灾,但是有效果吗?象征性的处分了一批官员,粮食价格疯涨,负责发粮的商家接替了腐败的官员继续中饱私囊,灾区各个机构争辩不休,控诉了当时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
影片中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灾区跟踪报导;张涵予饰演的牧师也因目睹了灾区难民的悲惨,从信念的动摇到崩塌;范伟饰演的老马由厨师到流动法庭又变回厨师的过程;再就是国内各界的捐款救助,即便国内实业家愿意捐出一半家产救助灾区,在发送过程中,仍无法保证能够全数到达灾民手中,灾区并没有任何的减轻。
综上所述,《1942》的主题之一就是在政府不作为的情况下,记者,教会,流动法庭,实业家捐助,都不能为灾民所处的环境做出改变。
在影片的结尾,老东家失去一切亲人,丢掉信仰,脑海里只有“走下去”的念头,碰到了同样失去全家人的小女孩,“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简单却有力的对白,简短却温暖的称呼,融化了所有冰冷和绝望,让素不相识的两个人成为了家人,让不堪回首的历史重新燃起了希望。这段情节彻底升华了影片在巨大灾难下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主题。
《1942》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启迪意义,不仅普及了历史文化知识,让人们了解了那段被遗忘的历史,还让人们深思,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们都用幸存者的心态去看《1942》,你我每一个人都是幸运的,希望在这片土地上,不在有饥饿,不再有伤害,大家永远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和平的社会。
比方说 有几个1942年没有被饿死的河南信阳地区的农民 当年都是18岁左右 思维都还正常 没有被饿儍也没有被吓傻 应该来说 是会记得很清楚当年发生的惨状的吧 过了20多年 时间到了1962年 63年 64年 65年 他们巳経都是40岁左右的人了 想当年 全国各地是要经常搞忆苦思甜活动的 忆1949年以前旧社会的苦 思1949年以后的甜 那怕家里只有一床棉被 一个暖水瓶一个电筒 那也是全家值得很幸福很甜蜜的事 但是 这几个傢伙 在会上竟然忘了诉1942年的苦 硬说一辈子遇上的最苦时间是1960年 经教育 啓发 联想 他们才猛然醒悟 原来只能诉49年以前的苦 但已悔之晚矣 积极分子的名单上已划去了他们的名字 谁叫他们不长记性?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92年出生的地地道道河南人,从小就听爷爷讲过他们年轻时河南的模样
爷爷是从江苏宿迁来到河南商丘虞城的,那时候全国的经济状况都很落后,想吃饱饭那就天方夜谭,听爷爷说每次上学在食堂吃饭,都是大米稀饭(大米少的可怜),而且如果晚去一会,那就连稀饭都没了,就等着喝西北风吧,所以一到饭点所有人都像饿虎扑食似的
爷爷本来就身形单薄,自然是挤不过人家的,不过他想了一个好办法,先用碗盛过两口的,喝完之后再去盛慢慢一碗,这样就能多吃一点!(很机智的少年),再那个年代就是这样
之后我爷爷经过刻苦学习,上完了中学,考进了铁路单位,有了一个铁饭碗,一个月的工资仍然是不够一家老小吃的,所以仍然是饥一段饱一顿,我们住的家属院里有很多吃不上饭的人,每个人都像是干瘪的一样,如果出现用女儿换粮食的一点也不稀奇,毕竟一家老小需要养,一个闺女在当时的地位是非常低微的!!
电影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部《1942》是来源于生活的一部好作品
1942年距今已有77年之久,但是听爷爷讲的还是挺深刻的,现在老人们的生活习惯仍然受那时候的影响,省吃俭用,旧东西不舍得扔,不舍得花钱,责备子女乱花钱,都是因为那时候的日子实在太艰苦了!!
愿以后不在有饥荒,人人都过上富足美满的生活!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195折扣手游 提供的今天看了一部《1942》电影,让我好久心里难平,作为河南人卖女换粮大家怎么看这部电影?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