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战苏德战争决战阶段,苏军为何要使用钢铁洪流战术?
二战苏德战争决战阶段,苏军为何要使用钢铁洪流战术?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1944年到1945年苏军进行战略大反攻时,所谓使用钢铁洪流战术并不准确。这是因为在苏德战争期间,苏德双方都产生了两个比较有影响的军事理论,德军方面叫闪击战,苏军方面叫大纵深理论,实际上如果按作战要素来理解,其意义都是一样的,无非是使用快速机动战术深入到对方纵深所采取的突然袭击战术。
至于题主所说的钢铁洪流战术,笔者认为这只是后来研究者们根据苏军后来居上的强大装甲力量所提出自己的设想而已,在苏军战史上并没有钢铁洪流战术一说。应该说,即使苏军所谓的大纵深理论也并没有公开在苏德战争中得到很好的运用,和德军闪击战不一样,苏德战争期间,苏军完全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直到战略大反攻时,苏军仍然沿用的还是步兵加装甲进攻的综合打击方式,基本上使用的还是传统的全线平推的方式打到柏林的。
另一方面,苏军能快速发展到战略决战阶段,取决于几个关键要素。一是德军对苏军实力的轻视。虽然苏德战争爆发时,德军依托闪击战所向披靡取得了一些战果,苏军为此也付出了西部边境地区和基辅包围战的重大损失,但在莫斯科战役以后,苏军完全熟悉了闪击战的打法,使德军惯用的闪击战没有了用武之地,这是苏军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一点。从这个角度讲,苏德战争初期,苏军输在了战略战术上,而不是输在装备武器落后上。
二是英美盟军的大量军援和苏联强大的国防潜力,为苏军战略反攻提供了物质基础。题主所说的钢铁洪流无非是说苏军在战略反攻时,大量使用了飞机大炮和装甲进行战略打击,实际上,就苏德战争展开之时,苏军的装甲总数就比德军多,尤其是大炮和飞机的数量都优于德军,加上战争打响以后,苏联迅速将重工业东移并迅速启动战时发展机制,苏联的钢铁产量明显上升,用于战场上的飞机大炮和坦克也成倍地供应部队,到1943年初时,德军的虎式坦克等产量每月量产只有25辆,而同期苏联的T34已经成千辆地走下生产线,还有英美不断地军援,从这个角度讲,苏军后续进行战略反攻,在装备武器上是不存在缺口的。
三是苏德战争期间,德军士兵越打越少,装备武器也是越打越少。反观苏军,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转折,从1943年开始,苏军就基本上掌握了战场主动权,不管是兵力还是装备武器,包括补给等,这三大要素,苏军都完胜德军。
所以说,当库尔斯克战役苏军取得完全胜利以后,苏德双方在战场上的综合实力对比,德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苏军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武器都是成倍于德军,这也是苏军能够实施全线反攻的重要条件。而对德军来说,不仅要面对苏军的强大实力反攻,还要面对与苏军和盟军的东西两线作战,其结果自然是拆东墙补西墙,仅有的那点装甲部队打到最后也构不成威胁了。
二,苏军钢铁洪流碾压日军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弟鹏正。
对于苏联为什么要对德国反攻的时候采取钢铁洪流?其一原因就是德国已经是强弩之末,资源补给根本就没法和苏联比,再加上德国双线作战更是精疲力尽,用钢铁洪流的战术的话,德国会加速战争的失败,就像当初德国闪击法国一样,记得德军曾经那句名言:“你们去一边去,我们没有时间去俘虏你们”咱们从这就可以看出,战争的进程是有多么的快。
其二的原因就是苏德战场和地理环境利于大平原作战,如果采用别的战术的话,效果可能就是微乎其微的!战争进程就会很缓慢,就很有可能给德国的缓冲时间,有时候,苏联的“冬将军”相助,更能加快德军失败的步伐(德国的资源已经无法再支持战争),苏联肯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因为苏联在这方面的亏可是吃大了。(德军闪击苏联)
就是因为在双方互相学习借鉴的情况,这可能就是因果报应吧!在后期苏军强大的攻势让德国损失惨重,彻底让德军傻眼,也让德军自己尝到了战争的苦酒。况且整个欧洲的才多大,在冷战时期,苏联只需要3个月就能占领全欧洲,更何况是德国所以苏联用钢铁洪流的战术是最为正确的。
(以上配图均来源于网络)
我是鹏正!如果喜欢我的问答的话就请给我点个赞吧~我超级宠粉的~
三,二战苏联的钢铁洪流
大家好,我是诗涵果果。
二战期间,苏德的较量成为了欧洲战场最主要的战争旋律,对于整个二战的走向,影响尤其深远!使用“钢铁洪流”的苏军在面对暮年的德军之时,只有这种战术可以快速歼灭德军和保存自己!
德国在进攻苏联之前,已经拥有了震惊世界的战术风格,那就是依靠强大的突进速度和火力威胁,快速攻击敌军阵地,在敌军还未做出反应之前,完成战略上的进攻权和主动权!就像我们中国古代的武功一样:“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欧洲,德国人的战术被称作“闪电战”!
苏联在苏维埃政权推翻了沙皇统治的旧世纪之后,其国内的工业情况处于半工业状态,和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远远落后,并且在政府体制上的改革和军事上的改革还没有彻底落实,全苏联人民贯彻苏维埃政权实施的共产主义思想也没有得到完全的落实!
苏联的前期,军队装备的老旧和战术思想的固定化,一度是军队建设中的一大弊病,斯大林上台以后,下定决心加快共产主义推进的速度,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高工业产量和质量,积极开展整治宣传工作,让苏联在短时间内迅速被凝聚成一个紧密结合的团体!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苏联边境集结的德军精锐部队被分为南北中三个集团军群,配以大量飞机和火炮,向苏联正式发起进攻,德国人称之为“巴巴罗萨计划”。
德军的战术在进攻苏联的前期,依然被运用的出神入化,短时间内歼灭了大量的苏军有生力量,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之前,德军所向披靡!但是对于苏联来说,斯大林迫于形势,采取了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方法,和德军一城一地的争夺,逼迫德军打巷战,给予了德军巨大的伤亡!随着战争的深入,苏联在战争的血与火之中逐渐成长,装备和士兵的战斗素质得到了无与伦比的增强。反观德国,由于德国战略上的失误和希特勒的自大,德军缺少大量过冬物资,使得战争一度停滞不前!
在苏德战争的后期,德军失去了夺取苏联最好的机会,成长起来的苏军和缺少资源的德军相比就好像壮年和暮年的对比!没有胜算的德军采用了精锐力量打击苏联有生力量的战术,苏军依靠自身巨大的资源,采用“钢铁洪流”的碾压战术粉碎德军的妄想!
四,苏军钢铁洪流战术配置
多谢邀请。
苏军没有什么钢铁洪流战术,实际上就是大纵深战役理论终于有机会真正发挥而已。
早在苏德战争前的30年代,苏军就开始了大纵深进攻作战理论的研究,认为进攻战役的开始阶段是对战术防御作纵深空破,突破由步兵以优势兵力在坦克、炮兵和航空兵的密集火力支援下实施正面突击来完成,然后发展胜利梯队进入突破口,摧垮防御整个战役纵深。同时认为,正面突击可以发展为机动,以包围、合围和彻底消灭敌人。
当时苏军认为进攻的装甲兵根据任务不同分为远战坦克群、远距离支援步兵坦克群和支援步兵坦克群。坦克密度认为是每千米35-45辆,火炮密度认为是每千米正面平均60-75门。航空兵密度认为步兵军12千米进攻正面最低6-8架强击机,突击集团军必须有不少于1-2个大队(30-50架飞机)的侦察航空兵,同时还需要1个大队(30架飞机)航空兵掩护突击集团。
在苏德战争的第一和第二阶段,苏军不断总结进攻作战的经验教训,不断调整编制和兵力兵器配备。到了1944年开始对第三阶段,苏军接连实施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战线从第聂伯河、维斯瓦河、奥得河一直向西,直到柏林。苏军在这一系列进攻战役中,显示了其战役指挥的日臻成熟。
例如在1944年著名的白俄罗斯战役中,苏军一战击溃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这次战役中,苏军更加大胆地在突破地段集中兵力、兵器,使得苏军在突破地段每千米正面上火炮和迫击炮密度为151-356门,每千米坦克和自行火炮密度为22-88辆。在最重要的方向上,对德军优势达到:步兵3-4倍,火炮和坦克为3-6倍,甚至更高。这就保证了苏军高速度突破德军防御阵地。
6月22日战役爆发后,苏军在强大炮兵火力和航空兵火力掩护下,当天即突破德军第一岛防御地带,个别地段突破了第二道防御地带。随后各方面军快速集群迅速跟进,先后在6月28日歼灭德军维捷布斯克集团,6月29日歼灭博布鲁伊斯克集团,7月11日消灭德军10余万人的明斯克集团。
总体而言,苏军在战争最后阶段的作战将大纵深进攻理论发挥到极致,主要表现为
-有效组织突击集团:例如在柏林战役中,每个突击集团编有42-44个师,1300-2200辆坦克和自定火炮、6200-7500门火炮和迫击炮,1400-1800架飞机。每公里正面火炮最高达到3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0-100辆
-完善战役布势:苏军根据战役实际情况,有时编为2个梯队,有的则为3个梯队或者2个梯队与快速集群
-改善火力运用:通过不断经验总结,使得炮兵进攻和航空兵进攻两者相结合,保障了在大纵深作战中突破敌军防御,使得火力准备、火力支援和火力保障称为一个体系
-改善兵力运用:苏军一般采取三层结构兵力运用。方面军第一梯队集团军主力用于歼灭战术地幅内敌军主力;集团军快速集群在距离第一梯队20-40公里纵深,用于消灭敌军浅近预备队和遭第一梯队进攻的敌军某些退却部队;方面军快速集群在距离第一梯队40-70公里或更大纵深内与敌深远战役或战略预备队交战。
正是因为充分应用了大纵深进攻理论,因此苏军从第聂伯河一路向西,最终直捣柏林,宣告了法西斯德国的覆亡!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195折扣手游 提供的二战苏德战争决战阶段,苏军为何要使用钢铁洪流战术?(苏军的钢铁洪流)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